新法解读|赣鄱立法铸利剑 法治屏障护国安 —— 写在《江西省反间谍工作条例》出台之时
2024-07-17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红色江西,书写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光辉革命历史,描绘了推进维护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先进制度历史。
2024年5月30日,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全票通过了《江西省反间谍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是我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实践,是筑牢红土圣地法治屏障的有力举措,是推动全省维护国家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符合三个现实需要
党的二十大从“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新高度,对“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作出新部署。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进行全面修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最高权力机关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坚定态度。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与国家安全工作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制定《条例》是全面贯彻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深化完善地方国家安全法治体系,以制度化、法治化方式推动党的创新制度理论成果在我省落地生根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当前复杂国家安全形势,充分运用法律制度优势打赢新时期全省反间谍斗争的现实需要;是深化、细化国家安全法治屏障,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度融合的现实需要。
坚持三项立法原则
为保证和提高《条例》立法质量,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坚持科学立法,把制定《条例》纳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省委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高位推动、全面部署、深化落实,充分把握地方立法探索性、补充性、实施性特点,着眼全省反间谍工作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我省反间谍工作的规律,在立法起草、调研、修改、论证、审议等各环节加强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坚持民主立法,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深入基层一线广泛汲取立法建议、全面征集省内56家有关单位部门意见,赴外省调研先进立法经验,共收集相关意见建议800余条,一审后在网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汲取各方智慧,广泛凝聚立法共识。坚持依法立法,在立法程序上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在立法内容上严格依照上位法规定,以问题为导向,在补充和具体化上下功夫,在富有江西特色上做文章,组织开展多轮专家论证、集中修改完善,提高立法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突出三大创新特色
《条例》共八章五十六条,是全面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深化衔接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地方性法规,具有“新、实、特”的鲜明亮点。新——统筹维护和塑造,立足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传统领域安全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条例》设置“工作机制”和“工作职责”章节,首次在立法中细化规定建立本省反间谍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运用政治优势打好反间谍“总体战”。聚焦防范功能,首次逐条明确公安、保密、网信、外事等20多个部门的协作配合反间谍工作职责,凝聚各部门反间谍工作合力。聚焦宣传教育,压实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间谍安全防范宣传教育责任,增强全民反间谍安全防范意识和国家安全素养,真正实现深层次维护和前瞻性塑造国家安全。实——突出规范和管用。《条例》以高水平法治推动国家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贯彻宪法精神,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原则,保障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依法执法、规范执法。坚持法制统一,全面深化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规定》《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江西省平安建设条例》《江西省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等国家安全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坚持强化保障,首次系统性将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融入地方治理内容,规定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全省平安建设考核范围,融入地方政府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特——聚焦本省情势和特点。聚焦我省本地情势,加强对本地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保护工作;防范、查处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将涉本省的危害国家安全风险纳入立法规制范围。彰显赣鄱文化,将2024年8月1日作为《条例》施行日期,既传承弘扬“八一精神”,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同时宣示赣鄱大地牢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职责使命,为深化反间谍工作,护航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抓好三个宣传重点
加强《条例》的宣传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进一步加强法规贯彻实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重点抓好“关键少数”的宣传。反间谍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是国家安全机关一家的事情。要发挥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重点加强对《条例》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学习掌握,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反间谍工作发展的能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成效。根据《条例》规定,将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责任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提升领导干部学《条例》、守《条例》、用《条例》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其次是重点抓好“关键节点”的宣传。要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省国家安全机关要深入反间谍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反间谍安全防范重点单位开展专题宣传,推动做好反间防谍和安全保密教育。结合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7月1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施行等重要节点,充分结合本地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广泛、效果突出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做国家安全的坚定捍卫者。推动法治宣传教育部门、公务员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加强反间谍安全防范常态化、长效化宣传教育,增强宣传实效。再次是重点抓好“关键条款”的宣传。《条例》公布实施后,适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条例》的执法检查,做到立法、普法、执法和监督紧密结合。要重点检查反间谍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支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责任落实情况,加强对反间谍安全防范重点单位落实防范义务的检查,使执法检查的过程成为广泛宣传、推动《条例》实施的过程,确保法规制度落地见效,彰显立法效益。(江西省国家安全厅供稿)